建党百年丨毛岸英:“领袖的儿子,普通的战士”
在苏联卫国战争任指导员,驾坦克直捣柏林
毛岸英,1922年10月,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,从小就开始随着父母四处奔波。1924年到上海,1925年回韶山,1926年去广州,之后,又赴长沙,奔武汉。
他的父亲毛泽东曾感慨地说到:“为了革命事业,这些孩子从小就吃百家饭,行万里路!”
△毛岸英
1936年,毛岸英被安排到苏联学习。在苏联期间,他开始在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学习,但一心想走出学堂,想到战场上去打击法西斯。为此,他申请过很多次,但都没有得到批准,毛岸英一直不甘心。最后,毛岸英想到给斯大林写信。信的末尾署上了他的俄文名字“谢辽沙”,同时又注明“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”。
信投了出去很久都没有回音。这时,苏军政治部副主任曼努伊尔斯基来到了国际儿童院看望孩子们,在场的毛岸英向曼努伊尔斯基提出了参军的要求,却再一次被回绝,他告诉毛岸英,只有拥有苏联国籍的人才能上战场,你是中国人,不能让你去冒险。
毛岸英说:“曼努意尔斯基同志,我想问一个问题,您说共产国际这几个字怎样解释?”没等将军回答,他又自问自答:“共产表示世界走向一种大同,叫做共产主义,各个国家不同种族的成员人人平等,共同富裕。我爸爸在中国打击日本法西斯,斯大林在苏联打击德国法西斯,目标都是一个。反法西斯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责任。”一番话把曼努意尔斯基将军深深打动了,他答应帮忙让毛岸英上战场去杀敌。
不久后,毛岸英在苏军一支坦克部队里面担任了指导员,隶属于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。炮火纷飞的战场上,他英勇顽强,指挥坦克连一路战斗,一直随大部队攻克柏林。
主动请缨,参加抗美援朝
1946年,毛岸英回到延安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他遵照父亲“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”的要求,在解放区搞过土改,做过宣传工作,当过秘书。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,处处严格要求自己,努力和普通劳动群众打成一片。
△1946年毛泽东与毛岸英在延安枣园
1950年,抗美援朝战争爆发。新婚不久的毛岸英请求入朝参战,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。1950年11月25日上午,美空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,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。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,年仅28岁。
这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第六位亲人。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,强忍丧子之痛,缓缓地说:“打仗总是要死人的。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,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。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,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,就当成一件大事。”
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生到处有青山
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下,考验和锻炼了毛岸英,铸就了他伟大的理想和抱负,锻造了他正直善良、坦诚无私、英勇无畏的性格。正是因为有一大批像毛岸英这样的共产党人,才烧毁了一个旧世界,创建了一个新中国。
这些令人敬佩的烈士,永远长眠在了朝鲜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里。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将始终穿越时空,放射出璀璨的光辉。
壮士英魂,高山忠骨,那一张张面孔和炽热的灵魂,将永远烙印在我们心中。
出品:民生周刊(ID:msweekly)新媒体编辑部
图片设计制作:陈荔
编辑:姜玉函
责任编辑:李杨诗宇
“人民名品”
了解不一样的“人民”国货,打造非凡的民生“名品”。
“人民旅游”
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,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,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。
“民生周刊”
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,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。